凝心聚力谋发展,重回百强谱华章。2月17日,河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市大礼堂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200余名市人大代表,肩负全市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绘河津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
会场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主席台两侧“深入贯彻廿大精神 党委把舵 锚定目标 鼓足干劲回百强 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华章”和“充分凝聚代表智慧 初心励志 使命当肩 提振精神谋发展 自觉践行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巨幅标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李晓武、李希平、李民富、杨敬军、薛淑红、蒋振海、李赛梅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王云、李昭阳、武安军等市领导及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由李希平主持。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16名,实到204名,符合法定人数。
根据会议议程,市长王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2022年工作回顾、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持续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持续大力推进改革攻坚、持续大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持续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等六个部分。
王云在报告中指出,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以“五抓一优一促”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坚持“五先协同、三动融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产业能级实现大幅跃升,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企业取得明显成效,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政府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
王云说,过去一年,全市上下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势,用非常之力破解非常之难,在非常之时收获非常之果,先后荣获了“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县”“中部工业五十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的结果。
王云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今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运城市委、河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两会”的部署要求,以建设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津先行区为总牵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开展“六帮一增一稳”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实现“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河津贡献。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稳中求进、赶超进位;坚持锻长补短、多点发力;坚持统筹推进、底线思维;坚持执行为要、狠抓落实。
王云指出,要持续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要持续大力推进改革攻坚。要持续大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要持续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王云强调,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瞄准重回“全国百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万众一心、务实苦干,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河津篇章。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书面审查市人民政府关于河津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河津市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市政协委员,其他县处级干部,部分省、运城市人大代表,市委、市政府有关单位、各群团组织和省市驻河津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