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张营镇党委政府狠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两个“1+N”新模式。这是该镇贯彻落实林武书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要求的具体举措,目的在于构建综合执法“一盘棋”新格局,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推进该镇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搭好平台,构建“1+N”基层执法队伍。“1”是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发挥统筹指挥协调作用;“N”是镇政府取得执法证的人员、镇域内派驻派出机构执法力量(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协同配合,联合执法。通过建立镇域内执法力量统一指挥和配合协作机制,初步形成以“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的治理效能。
推进融合,构建“1+N”基层执法体系。“1”是镇综合行政执法,“N”为基层治理全要素,将综合行政执法与基层治理全要素融合,构建法治乡村大格局。工作中具体采用“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镇队合一,借力‘镇包联制度’”、“倾听民意,携手人大代表村级联络室,纾解民忧”、“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四种融合模式有效促进执法效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具体融合四种模式为:
一是“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牵手网格,织密织牢“一张网”,构建信息共享、治理有效的联动模式。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与村级网格平台深度融合,依托现有19个网格长,44个网格员,161个辅助网格员(子网格),将村网格全部嵌入综合行政执法中,使网格员成为发现违法行为和风险隐患“全景探头”,发挥村级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力推进精准执法、精准监管、精细服务,实现自下往上摸排无盲区。
二是镇队合一,借力“镇包联制度”。推行“人人执证,全员执法”理念,按照镇科级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村的包联模式,网格化监管全镇域19个行政村,实现了自上而下监管全覆盖。
三是倾听民意,携手人大代表村级联络室,纾解民忧。发挥人大代表“零距离”接访和监督机制,搭建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形成“群众监督说事、代表履职议事、综合执法解难题”的治理模式,促进执法效能提升。
四是“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用活用好市镇两级上下联动机制,聚焦在基层发生频率较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私挖乱采、私搭乱建、违法占地、畜牧养殖、“散乱污”治理等重点问题,协同配合,形成执法合力,有效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接下来,永济市张营镇将会严格按照“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要求,着力整合人员结构、增强人员力量,实现执法能力提升、行政成本降低、群众认同提高,全面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董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