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民主,凝聚共识,广泛汇集奋进力量;履职尽责,建言资政,倾心服务发展大局。2月16日,政协第七届河津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天都大酒店开幕。
当天,会场内外布置简朴,但春意盎然。大会主席台正中悬挂着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会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会场高悬着“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全力助推河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努力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标语催人奋进。
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李晓武,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云,市委副书记李昭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平等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
市政协主席武安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蔡斌,市政协副主席晋芮、吕平、孙振泽、马彦芳,市政协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振贤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由晋芮主持。本次会议应到委员205人,实到委员188人,符合政协章程规定的法定人数。
下午2时30分,晋芮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河津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全体人员起立,唱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审议通过了本次会议议程。
武安军受政协第七届河津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武安军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共河津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牢记初心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团结民主激发奋进力量,务实进取提高专门协商机构效能,凝心聚力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强大合力,彰显了人民政协的新担当新作为。
武安军从四个方面回顾总结了2022年市政协工作。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牢工作“方向舵”。二是积极主动作为,甘当发展“助推器”。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发出政协“好声音”。四是树牢一线思维,干出政协“新样子”。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共河津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团结奋斗的结果。
武安军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在中共河津市委坚强领导下,锚定“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战略目标,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决策部署,聚焦“九个攻坚突破”重点任务,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河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正能量、作出新贡献。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更高站位夯实共同思想根基。二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以更大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以更高质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四是坚持履职为民初心,以更强担当全面增进民生福祉。五是坚持发扬团结民主,以更实举措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六是坚持注重固本强基,以更严标准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吕平受政协第七届河津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七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以来,共征集委员提案197件,经审查,立案158件。在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129件,党派团体集体提案29件。市委、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对交付的158件提案全部按规定予以办复。
吕平指出,2023年,市政协提案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坚持提案质量、提案办理质量、提案服务质量“三个质量”整体推进、同步提高,更好发挥提案在履行人民政协职能、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人武部、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其他县处级领导。各乡镇(街道)负责人、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在分会场(政府会议中心)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