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原柳巷北口路中央,两棵树龄高达1300余年的古树静静地屹立在汉白玉围栏内。这两棵古树是唐槐,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旧枝繁叶茂、冠盖如云。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守护这些珍贵的生命,让它们在现代文明中继续茁壮成长?
近年来,我省头部险企积极推动政策性投保,率先推动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使古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古树名木保护的新篇章。
创新险种:
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2023年9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我国首部关于保护古树名木的专项法案,为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保险机构创新险种提供了契机。
作为行业领军险企,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简称“太平洋产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省林业和草原局的保护原则,积极创新,量身定制了“山西省地方财政古树名木保险”。这一险种的推出,不仅填补了国内古树名木保险领域的空白,还为我省古树名木提供了全周期风险保障。
我省的古树名木中,不乏百年老树、千年古树,它们的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文化传承的延续。其中,稷山千年古枣树群被上海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最大的古枣树群,既是生态资源又是文物资源。2023年5月,太平洋产险与稷山县林业局共同启动古树名木保护项目,为1250棵千年古枣树投保,给这些弥足珍贵的“地上文物”加了一层保护网。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在太原、晋城等市,太平洋产险已为1459株古树名木提供了4783万元的风险保障。2023年,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到太原、晋城、大同、运城4市,共为7500棵古树名木提供了2.86亿元的风险保障。2024年,该公司加大宣传力度,多次向主管部门汇报,希望将古树名木保险保障推广到全省,为我省绿色环境发展肩负起一份国企担当。
据悉,根据太平洋产险保险条款明确规定,保险金额为50000元/株,保费为150元/株。保障范围涵盖了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病虫害等主要风险,包括火灾、爆炸、雷击、暴风、台风、龙卷风、暴雨、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空中飞行物体坠落等意外事故。同时,针对古树名木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也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科技赋能:
打造古树名木保护“智慧网”
创新古树名木保护方式,不仅要推出新的险种,还要在科技应用上紧跟时代步伐。太平洋产险依托太安农险研究院山西农业保险创新研究中心,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需求,开展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战略研究,在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了一张覆盖普查、鉴定、复壮、管护等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智慧网”。
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种(林)险功能区负责人王轶锋告诉记者:“我们为承保的每一棵古树名木量身定制了古树标识牌。这些标识牌标明了树木的种类、树龄和身份,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通过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人们可以了解到古树名木的历史背景、保护现状等信息,增强保护意识。”
在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太平洋产险整合新科技,创建了数字林业险移动运营体系,打造了“天、空、地、人”一体“智慧林草+”实验室项目。这一项目通过无人机巡检、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古树名木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太平洋产险还在承保县域内打造了一系列防火设施。例如,在垣曲县等地出资建设了防火瞭望塔和防火检查站。这些设施不仅提高了当地的防火能力,还为古树名木的生长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环境。
政企联动:
共筑古树名木保护“防护墙”
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险企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始终秉持“政企联动、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省林业和草原局等政府部门开展合作。
在太原、晋城等市,太平洋产险与当地政府共同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工作,通过实地调查、专家鉴定等方式,全面掌握了当地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分布和生长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清明节等防火重点时间段,太平洋产险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防火宣传、防火检查和看望护林员等工作,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防火演练等方式,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出资为护林员提供了必要的防护装备和物资保障,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去。
此外,太平洋产险积极参与古树名木复壮和管护工作。在高平等地,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了古树名木复壮项目,通过修剪枝条、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同时,建立了古树名木管护长效机制,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它们能够健康生长。
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我省保险行业将继续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紧贴国家战略,不断创新,积极拥抱绿色产险新发展,为我省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支持和保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本报记者 郝薇
责编:李青
-
红色耀三晋 青年永传承清明祭英烈主题团日活动激励青年一代勇担时代使命3668 0 2025-04-02
-
运城为新业态劳动者缴纳职工医疗互助参保金本报运城4月1日讯(记者杨永生)近日,运城市总工会通过该市职工医疗互助工程,向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共5144人缴纳职工医疗互助参保金25.72万元。同时,该市总工会号召各级工会持续通过工会驿站、职工书屋、职工服务中心等平台,关爱各行业职工,切实维护广大职工权益。据了解,运城市职工医疗互助工程是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自筹资金、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发扬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精神的一项公益性保障活动,旨在通过发扬工人阶级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促进多层次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减轻职工因患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据悉,通过为这些群体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互助金,让他们在遭遇疾病或意外伤害时....7638 0 2025-04-02
-
陵川新能源项目建设跑出发展“加速度”本报晋城4月1日讯(记者崔振海)近年来,陵川县通过部门联动、提前介入、多方沟通、多轮驱动,加速了充电桩项目的落地,新能源项目建设跑出发展“加速度”。据了解,该县针对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居住区、单位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电基础设施的情况,简化审批流程,免除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对于确需办理项目备案的项目,管理部门发放了详细的备案一次性告知书,明确了所需准备的资料清单,并在收到资料征求部门意见后第一时间完成备案。今年以来,已成功完成2个充电站建设项目的备案,安装充电桩23个。同时,陵川县行政审批局在了解到企业有意向投资充电桩项目后,立即启动全代办机制,指派专人担任项目负责人,提供7×2....6900 0 2025-04-02
热门评论
- 暂无评论